lfochg.com
1599633388452
lfochg.com
1599633388452
金年会娱乐平台登录对于门店平均存活周期只有 508 天,死亡率高达 30% 的餐饮行业来说,面对生存还是死亡这个问题的频率显然要高于其他行业。
2017 年,我国餐饮行业市场规模超过 3.96 万亿元,其中,中式正餐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占比达到 57%),消费者最为熟悉的快餐和小吃市场占有率仅为 35%,事实上,在中国的 550 万家餐饮门店中,386万家是由快餐和小吃组成的,占餐饮门店总数的 70%。
小吃和快餐拥有庞大的门店数量,却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市场规模,低客单价是造成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以美团外卖的数据为例,作为外卖的绝对主角,2018 年小吃快餐的客单价为 36 元,是所有卖外品类中客单价最低的品类,甚至低于饮品的 39 元。
另一方面,高端餐饮消费已经开始慢慢回归,美团和大众点评双平台数据显示,人均消费 80 元以上的餐饮商家数量比 2017 年增长了 25%,也就是说,更多的餐饮商家愿意加入到消费升级的“大军”中来。
24 小时不打烊的遇见小面除了经典川渝口味的小面、冒菜、烤猪蹄、酸辣粉等之外,在门店中新添置一台明显的冷柜,并且搬来了包括多种酒精饮料在内的各个国家的饮品,这 80 多种饮品及小吃,也算是在提高坪效的基础上,给消费者带来了些许不一样的感受。
追求极致效率的中式快餐像极了另一种业态——便利店,如果把 711 的关东煮和便当餐台换成小面,把就餐吧台换成几张桌椅,再换个招牌,简直与遇见小面 24 小时店如出一辙,快餐的零售化能不能抵抗消费升级的冲击,麦当劳做出了最好的验证。
早在 2004 年的时候,必胜客的下午茶就允许消费者免费续杯,最近,和合谷在北京华威店(位于西单商圈)增添了茶饮档口(茶饮品牌合作入驻),开始售卖茶、酒精饮料和奶茶,推广期间买饮品还送鸡蛋糕,为了搭配茶饮,和合谷推出了各式鸡肉圈、玫瑰鲜花饼等小食,试图利用门店下午的闲置空间提高坪效。
新门店增加了明档和厨师,消费者能够直观地体验到“现炒”的乐趣:“现炒”菜品的口感,与简单加热的菜品有着中国人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差别,过于标准化的菜品味道恒久不变,而现炒因为厨师人为的把控,更能带给食客层次感和惊喜,也许就是老饕口中的“锅气”。
“现炒”的背后,72 街相应地升级了供应链和店面装修,48 小时的冷链系统保证了食材的新鲜,更加舒适的桌椅和设计风格让快餐店看起来不那么“快餐”了——这就是消费升级带给快餐最大的改变。
快餐可以适当地牺牲“快”,换算成更好的口感和消费体验,好让顾客相信,多等一会也是值得的。
相信很多人都快忘记味千拉面了吧,1996 年,味千拉面登陆香港,1997 年进入大陆,2007 年,味千拉面在港交所挂牌。味千拉面最大的卖点是“日式”和“骨汤”,那个时候还没有消费升级这个说法,人们把它当作“高级日料”对待。
标准化的确给真功夫带来了最初的快速扩张,2011 年,线 家店的计划,如今真实的数据是,真功夫的门店数量可能只有 600 家左右。
永和大王也面临着同样的尴尬,标准化和主打健康的“豆浆油条”,和“ 24 小时不间断营业”的先进理念,让永和大王经历了一段快速开店的发展时期,2004 年,菲律宾餐饮巨头快乐蜂收购了永和大王 85% 的股份,三年后,快乐蜂完成了剩下 15% 的股份收购,并宣布 10 年后,也就是 2017 年,永和大王的门店数量将达到 1000 家。
但永和大王的门店扩张在 2013 年左右就逐渐停滞了,目前只有 300 多家。
吉野家、庆丰包子等品牌的情况大同小异:90 年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饮食文化的革命,这些先后成立的中式快餐品牌率先“文艺复兴”,它们吃过标准化的甜头,但是由于没赶上消费升级的浪潮,现在仍在标准化的“漩涡”中挣扎,进退两难。
软银资本创始人孙正义曾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定义,叫“时间机器”,他认为,美国、日本、中国等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在某一行业的发展程度也会不同。较为发达的成熟市场(例如美国)的业务,如果放回中国开展,就仿佛坐上了哆啦 A 梦的时光机,回到几年以前的美国。
的确,快餐行业在美国的消费升级比中国早了几十年。以我们曾见研究过的汉堡品牌为例,Shake Shack 一成立就赶上了消费升级,更新鲜的原材料,现场制作,米其林餐厅经营者开的汉堡店保障了“更好吃”的消费者新需求。
由此而诞生的一大批以“ Chipotle ”为标杆的快休闲餐厅,这种模式比正餐餐厅更方便快捷,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比传统快餐麦当劳更为优质的食材,它的客单价也介于这两者之间。
当然,中式快餐还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采用现炒烹饪。比如,西贝超级肉夹馍就喊出“肉现炒,馍现烤”的口号,与丰茂烤串的 slogen “羊肉现串才好吃”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比如,和 3.0 版本的 72 街一样,深圳的小女当家、广州的小凡家也在门店聘用起厨师,在门店锅铲翻飞地现炒烹饪;还有我们熟悉的喜家德,一直以来就在门店灯光锃亮的明档里现场包着大个的虾仁水饺…
一线城市餐饮门店的饱和,使得餐饮品牌把目光聚集到了二三线城市上,然而下沉到二三线城市,势必会改变品牌的选址原则,社区店将成趋势。
2017 年 8 月底,星巴克中国首家社区体验店开业;2017 年 3 月 12 日,呷哺呷哺描绘了未来版图,实质上就是大力开社区店……
在前中国全零售大会上,西贝莜面村创始人贾国龙表示:西贝已在尝试新的社区店,是一种集合了外带和零售的精品店,只有 50 平方米;就在前几天,星巴克的宠物店(社区店)也刚刚开业。
与正餐相比,快餐品牌的 24 小时(或多时段)营业服务时间更长、消费者消费频率更高、门店选址更加灵活、数量更大。
以五十年的香港上市品牌大家乐为例,升级后的门店主打“社区交流”,从空间、环境、就餐体验、可持续发展四大方向,迎合和满足了更具有消费力的年轻群体。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快餐的改变势在必行,升级体验或是更加高效,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都相应收获了良性的市场反馈——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消费者是善变的,餐饮人也要积极拥抱变化,以保证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活下去。
申明:如本站文章或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