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ochg.com
1599633388452
lfochg.com
1599633388452
李强很难忘记的一幕是,某天早上,一个姑娘走进他的茶馆,递过50元,要了杯茶。
在这间位于成都市郊的老茶馆,最贵的茶不超过10元。但姑娘说,祖父是这里的常客,这杯“好茶”是替他点的。
李强记得,那姑娘在茶馆坐了一天,缅怀她去世的祖父。但李强也的确想不起,她的祖父到底是谁。茶馆里的老人太多了,他们花一元来泡杯茶,也泡进一种习惯的日子里——歇脚、社交、寄宿、讨生活,出现或消失都再自然不过。
在某种意义上,这间茶馆像城市现代化巨大液晶屏上一个灰色的像素点,专门盯着它看时,它才格外显眼。
在成都双流彭镇,当地人说,“观音阁”老茶馆有100多岁了,茶馆所在的建筑始建于明代中后期,150多年前,彭镇突遇大火,几乎将整个小镇化为灰烬,唯独这一座观音庙幸免于难,人们便觉得,这是得到菩萨保佑。当时,拥有水陆码头的彭镇非常繁华,过往客商到观音庙求平安时,会讨口水喝,形成了茶馆的最初形态。在往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老茶馆几经变迁,现任老板李强的亲戚曾是茶馆员工,在改革开放时承包了茶馆,又在1995年转让给李强经营。
成都总被说成是“头上晴天少,眼前茶馆多”的地方,但“观音阁”老茶馆仍称得上特别。它是明清川西老式的穿斗房,木质结构,没有天花板,墙壁上印着几十年前的标语。8月的一天,阳光顺着屋顶的缝隙照射下来,洒在坑坑洼洼的地面上。茶馆桌板“包了浆”,放着三件套的盖碗茶,桌下是保温瓶,里面的热水来自摞在老虎灶上的十几个烧得发白的生铁壶。
茶客分为两类,一类是附近的居民,以老人为主,“观音阁”老茶馆是他们日常社交、娱乐的公共空间。茶馆里烟雾缭绕,随水汽升腾的还有老茶客的烟气。烟雾背面,他们气定神闲地打盹、发呆、聊天、打牌,偶尔品一口“老三花”茶。
互联网时代的新茶客也从全国各地挤进来,举着“长枪短炮”,把镜头对准老茶客,捕捉城市里几乎难以寻觅的“过去的味道”,再转化成社交媒体上的“流量”。
天热时,有老人把上衣脱掉,光着膀子坐在茶馆里打牌,扯着嗓子叫喊。他们旁边是卷起裤腿、光着脚斜靠在竹椅里的中年人,人们自在又松垮。
“有人说茶馆里的人不文明,但‘文明’是什么?让存在于这个空间的人自由、舒适才算是文明。”“观音阁”老茶馆的老板李强说,在现代社会,人们把幸福的感受和优雅的生活、优越的物质条件联系得越来越紧密。但在茶馆,市井的烟火气把那些属于“钢筋水泥”的城市文明关在门外。
“你看这些大爷,只有心里真不藏事儿才能露出这样的表情。”一名来自西安的游客说完后举起相机,对准茶馆里擎着烟袋放空的老人。
在茶馆,老板李强光着膀子,穿着深蓝色的围裙,反戴棒球帽,脚踩篮球鞋,脖子上还挂着一副蓝牙耳机。
李强在彭镇出生,跟着在茶馆工作的母亲长大。他小小年纪,就学会和茶客们应酬对答。
1981年,16岁的李强进入邮政系统工作,几年后,他辞掉“铁饭碗”,在家附近做起了小买卖,但心里始终放不下茶馆,总爱往茶馆跑,能待到后半夜去。
1995年,30岁的李强接手“观音阁”老茶馆,他不做麻将生意,要保留老茶馆的原样,做文化茶馆。
生意不好的时候,他上班赚钱,贴给茶馆,也接受过母亲的接济。最近10年,茶馆在摄影圈里有了点名气,游客多了,生意走上了正轨。这儿离成都市中心的人民公园27公里,周围没啥景点,却总是座无虚席,竹椅子被人磨得发亮。
城市的现代化文明徘徊在这间茶馆的木挡门外,一进茶馆,仿若进了“沉浸式剧场”,泡在茶馆里的老人,都在演出“自我的精神世界”和一代人正在逝去的生活方式。
历史学家王笛是个“老成都人”,他在关于茶馆的著述中写道,“与中国其他地区不同,四川农村特别是成都平原,是散居模式,人们居住点相对分离,尽量靠近所耕种的田地,很少有村庄和聚落生活,因此他们比其他地区的人更依赖市场。在赶场天,他们到最近的市场买卖商品,一般会在茶铺停留,与朋友会面,或休息片刻,放松休闲。他们甚至也在茶铺里做生意,寻找买主或卖家”。
“观音阁”老茶馆的喝茶老人,好多都没有智能手机,作为站在“数字鸿沟”前的群体,他们仍需要从茶馆获取信息、进行社交和娱乐活动。
“平等、包容、尊重”是从小在茶馆长大的李强认为茶馆必须具备的特质。这间茶馆的门口挂着一个牌子“喝茶10元、拍照10元”。但是对本地的老人,他只收1元。
前几年,当地政府在“观音阁”老茶馆不远处新开了一家爱心茶馆,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年轻人喝茶自愿付费。有人和李强说:“你完喽,人家喝茶不要钱,老人都去爱心茶馆,没有‘模特’,游客也不来拍了。”
他解释,“1元茶”当然不能覆盖茶馆的经营成本,本身就是带有象征意味的公益行为。他不会取消收钱的店规,因为在他看来,“人与人是平等的,老人花钱,意味着尊严”。李强说,花钱多少是一回事,花不花钱又是另一回事,花了钱就可以自在地享受茶馆的服务,喊人添水。“如果不花钱,他们不敢提出自己的诉求,‘放肆’自己的行为,也无法心安理得地在茶馆坐一天。”
“1元茶”也是老板与老茶客之间的默契,配合拍照是老茶客为留住茶馆做出的妥协。他们清楚地知道,仅靠1元茶,李强没有办法维持茶馆的正常运营,游客的“10元茶”才能养活茶馆。为了游客拍得好看,李强会表演“甩水”“蜂窝煤点香烟”。有时,老人也会配合游客摆出动作,甚至指导他们拍摄,“这个角度拍出来的光影最好看”。
“其实,游客喝的茶质量比我们的好。”有老人笑着说。他的猜测得到了李强的确认,为了收支平衡,1元茶和10元茶的品质确实不同,但没有老人在乎,他们在乎的是茶馆是否一直都存在。
早茶是一些老茶客每日生活的必选项,川籍作家沙汀在小说中这样描述吃早茶的人:“一从铺盖窝里爬出来,他们便纽扣也不扣,披了衣衫,趿着鞋子,一路呛咳着,上茶馆去了。有时候,甚至早到茶炉刚刚发火。”
每天给茶馆开门的人并非李强。最早来茶馆的那批茶客凌晨4点就到了,他们自己把顶在门口的木板移开,打开大门,给老虎灶点上蜂窝煤,坐一壶“沸水”,泡一碗“老三花”,日日如此。“最早来的喝40分钟就走掉了,他家里面还养着猪。”
一些住在附近的老人也会在天蒙蒙亮时来到茶馆,从早上5点坐到8点,接下来返回家中,做早饭、照看孙辈。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聊国家大事,也交流育儿经验。
8点之后,另一拨儿老人来到茶馆“接班”。他们从几公里之外赶到这里,一位大爷戏称,“我们是来坐班的”。他们有固定位置,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打牌,“摆龙门阵”(四川方言,意思是闲谈、吹牛),接受游客的搭话。一位老人对年轻人说,他知道一线城市房价高,今年的毕业生尤其爱考公务员……“在茶馆但知天下事”。茶馆给老人线下社交的安全感,也成为他们了解外界的窗口。
历史学家王笛在多个场合分享过“甘大爷的故事”。2020年冬天,他在家中整理2019年拍下的“观音阁”老茶馆里的照片,无意间发现照片中有一位面部特征十分明显的老人,曾在2015年“观音阁”老茶馆的照片里见过。
时隔4年,居然能拍到同一位老人,这让王笛感到诧异又欢喜。他马上拜托在成都的学生去“观音阁”老茶馆寻找这位老人——甘大爷。学生一去,甘大爷正喝茶打牌呢。更让王笛意外的是,学生告诉他,两张照片上甘大爷的“牌桌对家”胡大爷,也仍然在那里打牌。
茶馆里的牌有几种,大多数老人爱打扑克牌和长牌,他们围成一圈,打到激动时,把纸牌重重扔在桌上,发出响亮的啪啪声,围看的其他老人也目不转睛地盯着牌局。这个时候,如果游客上前搭话,通常没人理会。一局结束后,围观的老人才会松下神经,和身边人大声复盘刚刚的牌局。
王笛今年到成都,去“观音阁”老茶馆,依然看到甘大爷和胡大爷在一起喝茶、打牌、摆龙门阵。
今年99岁的钟大爷,通常会在早上5点左右就步行到“观音阁”老茶馆沏一杯茶,点一支叶子烟。钟大爷的家离茶馆约600米,他是土生土长的当地农民,年轻的时候学做被面,飘泊打工。
“只要活着,哪有过不去的坎儿。”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钟大爷满足于现在安逸稳定的生活。百岁高龄,去茶馆也是呆坐,但他还是一定要去,和过去几十年里的每一天一样,静静地看着茶馆和街上往来的人群,喝一口茶,抽一口烟。
2021年冬天的一个早上,钟大爷和往常一样,不到5点便来吃早茶。受新冠疫情影响,那天茶馆并没有开门。李强回忆,那位近百岁的老人就在紧闭的茶馆门口徘徊,等了许久。
闭店期间,李强总能看到像钟大爷一样,在茶馆外探头的老人,他们无处可去,只好在街边溜达。2022年年末,茶馆的老人“归位”,他们互相开玩笑“躲不过去咯”,但谁都没离开茶馆,“比起感染风险,生活更重要”。
通常在午后,茶馆的游客会多起来,偶尔有拾荒者或上午没时间喝茶的老人到访。他们默默观察举着相机的“外来人”,这些人最开始来拍照,后来拍纪录片,现在开始拍短视频或现场开直播,李强和老茶客接待了一拨儿又一拨儿年轻人。
“影像留下了,后辈就能拼凑出茶馆的日常,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才会被留下。”这是李强的理解,他又补充道,“拍短视频也是工作,能解决年轻人的就业问题”。
“逝去”有时是悄无声息的。如果一段时间里,某位老人没有在固定的时间出现在固定的位置,大家也就有了心理准备。能确认信息的话,李强就会在老人常坐的地方再上一碗茶,点一支烟,送他最后一程,这是茶馆的“告别仪式”。
他知道,对有些老人来说,茶馆非常重要,所以才会有孙女特意赶来,给已逝的祖父点一杯“好茶”。
王笛在研究中发现,成都的茶馆保留着一种老传统,有些老人会在茶馆喝茶,一直喝到去世,出殡的队伍会到茶馆绕一转,再从茶馆里买一碗茶给他进献了,才送他走。
即使数次温习“告别”,李强仍需要时间消化那些突如其来的怅然和失落,他与有些老茶客相处数十年,感知着他们的精神世界,茶馆这空间装盛着所有人的情绪。
李强曾在茶馆拍到一张照片,他回家细看时发现,照片里的大爷双唇紧紧抿在一起,眼里噙满泪水,他当下觉得,可能家里“出事”了。后来听说,大爷的儿子生了重病。
进了茶馆,就是茶客,不论社会身份,都拥有释放情绪的权利——有人选择和其他茶客倾诉,有人选择独自消化,还有人通过参与茶馆的其他活动转移注意力。天大的事,也可以暂且在茶馆放一放。
王麻是成都双流区彭镇的环卫工人,几乎每个扫完街的清晨,他都会到“观音阁”老茶馆做“义工”,开门、换煤、烧水、灌水、招待游客,没有报酬,但他乐此不疲。茶馆的早晨,是王麻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他和茶馆的朋友唱歌,大聊国际局势,“美国和日本都不听招呼(指挥)的”。
天亮之后,他会骑上电瓶车,回到几公里之外的布市村,照顾因“脑萎缩”生活能力逐步退化的妻子。但王麻的妻子从不和他一起去,她责怪丈夫把太多的时间花在茶馆里:“天没亮,我还没醒就要去茶馆,我也不想管,这么大的人了。”王麻回应:“只能在茶馆,老了还能去哪里玩,旅游爬山吗?”
王笛写道:“20世纪初,茶铺被认为是无所事事的闲人们去的地方。因此,对茶铺最普遍的谴责是它鼓励人们浪费时间。”
与中国其他社会转变一样,“时间”这个概念也适时地发生了变化。当下,茶馆里闲适的生活状态是来到这里的年轻人最向往的部分——没有焦虑和压力,大把的时间耗在茶馆里,不必忙着去挣生活。
老七原名陈国庆,今年53岁,在家排行第七,父母早亡。他7岁时生病导致大脑受损,智力永远停留在了孩童时期。10年前,老七跟随从双流永安嫁到双流彭镇的妹妹而来,开始在饭馆里做工,老板吃员工餐都要把他隔开。家人心疼老七,就把他接回了家,老七妹妹说:“我要上班,只好把他喊来茶馆里喝茶,不然的话他到处乱跑,跑丢了咋办?”
2013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妹妹带老七来到“观音阁”老茶馆,点了一杯茶,桌上放了一桶泡面,对他说:“不要乱跑,下午我下班后来接你。”之后近一年里的每一天都是如此,老七一个人坐在靠边的位置,好奇地观察着茶馆里的人。
当时,茶馆缺帮手,有茶客和李强建议,干脆让老七来帮忙。李强招呼:“老七,来扫一下地。”老七二话没说就去帮忙,李强便说:“好了,扫了地你就算参加工作了。”
此后,李强给老七包吃包住,让他在茶馆帮忙,到今年已是第十年。老七就住在茶馆侧面的房间里,成了最老牌的伙计,洗杯、端茶、烧火、添水,他熟悉这儿的一切工作,李强只要招呼:“老七!”他都会大声应和,迅速赶去帮忙。因常年干活,老七手上留下茧子和灼伤疤痕。
每天中午,李强会给茶馆的伙计做午饭,不论做啥,老七都点点头,吃两碗米饭,评价一句,“好吃”。他总是笑眯眯的,成了茶馆里的“开心果”,他和老人学会了抽烟,游刃有余地应对老茶客对他的调侃,还开始刷抖音,最爱看漂亮妹妹跳舞。
有人问老七,你老了怎么办,他回答:“死了算了。”但他又最害怕:“死了就没有老七了,烧成灰灰儿了。”李强想,自己如果有一天不开茶馆,老七都要带在身边,“把他当成家里的一部分”。
2020年,李强离婚,把电话打给老七,老七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李强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
即使是如今“成熟”的老七,最听不得的还是有人让他离开茶馆。茶馆来了新的帮工,老茶客逗他:“老七,有人洗杯子喽,茶馆不要你了。”他会立刻生气地回复:“你瓜不瓜,我是打死都不走!”然后对新来的帮工充满敌意,抢走对方手上正在洗的茶具,迅速放入水池,用后背挡起,生怕被人抢走。把茶具抱进橱柜后,老七还会自豪地补一句:“他洗不来。”
有时候,一根棒棒糖、一瓶冰可乐就可以让老七放下戒备心。有年轻姑娘帮他洗了几个杯子,他确认这个女孩不会抢走他的工作,便甜甜地喊一声“妹妹”,还展示他的珍藏——贴在茶馆墙上的奖状上,李强写道:“恭喜老七荣获2020年度煮饭小能手称号,希望老七天天开心,不要怕黑。”
有游客看了视频博主拍摄老七的片段,慕名而来。“老七简单快乐、真诚纯粹”,这名游客在成都市区工作,请了一天年假,来找一个答案:“为什么自己越来越难感受到最简单的快乐,也无法在社交中做到‘真诚纯粹’。”那段视频配的文案是:“老七不必伪装自己,不必变得圆滑,不必抽掉情绪的神经。成年后的我们很难不问自己一个问题,要舍弃多少真实的自我,才能够在这个社会上拥有一席之地。”
茶馆包容了很多像老七一样的存在。47岁的熊刚是老七的好朋友,1岁时因病残疾,双目失明,他告诉记者,因为学盲人按摩太累了,他就去学算命。在茶馆里,人们找他问的多是感情问题——“求而不得”怎么办?他开解对方:“婚姻的缺陷有的人能解开,有的人解不开,一般有两种办法,要么你去做点别的事转移一下注意力,不要总想着这件事;要么做点好事,自然就解开了。”
他说:“喊我‘瞎子’我是要生气的,但茶馆里的人都用方言喊我‘ha子’(双流方言,意为失明者),我就不生气了。”熊刚解释,“ha子”只是一个外号,就像李强也被叫“眼镜”。熊刚常去人民公园的茶馆给人算命,他说,人民公园全都是外地人,因为他们都说普通话。
59岁的老茶客王耀平16岁高中毕业后就开始“混迹”茶馆,“主要是去收集信息,找工作”。他向记者解释,过去,到茶馆的女性多为“风尘女子”。
按照古时的社会习俗,女性被限制前往公共场所。这种状况从晚清开始改变,女客在特定的时间被允许进入茶馆,但是,即使是在晚清城市改良的浪潮下,“良家妇女”还需远离茶馆。
然而当下,年轻姑娘们会装扮漂亮,到老茶馆拍摄精致的写真,有时打眼一看,茶馆女游客的数量还多过男游客。
王耀平总是待在茶馆,结识天南地北的摄影爱好者。7年来,他几乎每天都从早上6点坐到晚上打烊。
“2015年的时候,我喜欢出去旅游,玩了一年多,觉得城市都大同小异,就回到了茶馆,一回茶馆,发现好多外国人来喝茶。”后来,王耀平就没有再离开过,因为在他看来“全世界都在茶馆了”。
王耀平和同样爱好摄影的90后大学生龙亦成了忘年交,他跟年轻人吃海底捞,还喝了从来没喝过的咖啡。对于这种外国人的“茶”,王耀平的评价是“提神醒脑”。
近几年,在“观音阁”老茶馆所在的街道上,一些打着文艺标语的咖啡店开了起来,与热闹的老茶馆相比,这些店面颇显冷清。但是,在成都市区,喝咖啡早就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一份数据显示,成都的独立咖啡馆总数超过7000家,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上海。2021年,成都咖啡门店数同比增长8.2%,2022年增长达18.2%。
而在社交媒体上,“观音阁”老茶馆的名气越来越大,吸引年轻人前去“打卡”。茶馆里卖烟杆儿的罗大爷,常年穿一件红色的中式外套,戴一顶礼帽,长长的白色胡须垂到胸前,举一把自己做的精致烟杆,吞云吐雾间,成了茶馆里被游客争相拍摄的“网红”。
2014年,罗大爷成了茶馆的一个角儿。他原本只是到女儿家小住,在茶馆喝茶时,被李强鼓励售卖自制的“烟杆”,“给你一个座位,不收茶位费”。试营业了几天,生意不错,罗大爷留了下来。每年国庆节后,他回老家,满山遍野寻找树根制作烟杆,第二年开春又来到老茶馆卖。他还做了一根3米长的烟杆,想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李强说,罗大爷每一笔收入,都打到儿女的微信账户上,补贴晚辈。
有在茶馆做社会学研究的学生曾问王耀平,“茶馆的空间价值是什么”。他蒙了,自嘲道:“20世纪80年代的高中生怎么理解空间价值。”但他又说,那价值“是无形的,是情感,是依赖,是寄托”。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报社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李强很难忘记的一幕是,某天早上,一个姑娘走进他的茶馆,递过50元,要了杯茶。
在这间位于成都市郊的老茶馆,最贵的茶不超过10元。但姑娘说,祖父是这里的常客,这杯“好茶”是替他点的。
李强记得,那姑娘在茶馆坐了一天,缅怀她去世的祖父。但李强也的确想不起,她的祖父到底是谁。茶馆里的老人太多了,他们花一元来泡杯茶,也泡进一种习惯的日子里——歇脚、社交、寄宿、讨生活,出现或消失都再自然不过。
在某种意义上,这间茶馆像城市现代化巨大液晶屏上一个灰色的像素点,专门盯着它看时,它才格外显眼。
在成都双流彭镇,当地人说,“观音阁”老茶馆有100多岁了,茶馆所在的建筑始建于明代中后期,150多年前,彭镇突遇大火,几乎将整个小镇化为灰烬,唯独这一座观音庙幸免于难,人们便觉得,这是得到菩萨保佑。当时,拥有水陆码头的彭镇非常繁华,过往客商到观音庙求平安时,会讨口水喝,形成了茶馆的最初形态。在往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老茶馆几经变迁,现任老板李强的亲戚曾是茶馆员工,在改革开放时承包了茶馆,又在1995年转让给李强经营。
成都总被说成是“头上晴天少,眼前茶馆多”的地方,但“观音阁”老茶馆仍称得上特别。它是明清川西老式的穿斗房,木质结构,没有天花板,墙壁上印着几十年前的标语。8月的一天,阳光顺着屋顶的缝隙照射下来,洒在坑坑洼洼的地面上。茶馆桌板“包了浆”,放着三件套的盖碗茶,桌下是保温瓶,里面的热水来自摞在老虎灶上的十几个烧得发白的生铁壶。
茶客分为两类,一类是附近的居民,以老人为主,“观音阁”老茶馆是他们日常社交、娱乐的公共空间。茶馆里烟雾缭绕,随水汽升腾的还有老茶客的烟气。烟雾背面,他们气定神闲地打盹、发呆、聊天、打牌,偶尔品一口“老三花”茶。
互联网时代的新茶客也从全国各地挤进来,举着“长枪短炮”,把镜头对准老茶客,捕捉城市里几乎难以寻觅的“过去的味道”,再转化成社交媒体上的“流量”。
天热时,有老人把上衣脱掉,光着膀子坐在茶馆里打牌,扯着嗓子叫喊。他们旁边是卷起裤腿、光着脚斜靠在竹椅里的中年人,人们自在又松垮。
“有人说茶馆里的人不文明,但‘文明’是什么?让存在于这个空间的人自由、舒适才算是文明。”“观音阁”老茶馆的老板李强说,在现代社会,人们把幸福的感受和优雅的生活、优越的物质条件联系得越来越紧密。但在茶馆,市井的烟火气把那些属于“钢筋水泥”的城市文明关在门外。
“你看这些大爷,只有心里真不藏事儿才能露出这样的表情。”一名来自西安的游客说完后举起相机,对准茶馆里擎着烟袋放空的老人。
在茶馆,老板李强光着膀子,穿着深蓝色的围裙,反戴棒球帽,脚踩篮球鞋,脖子上还挂着一副蓝牙耳机。
李强在彭镇出生,跟着在茶馆工作的母亲长大。他小小年纪,就学会和茶客们应酬对答。
1981年,16岁的李强进入邮政系统工作,几年后,他辞掉“铁饭碗”,在家附近做起了小买卖,但心里始终放不下茶馆,总爱往茶馆跑,能待到后半夜去。
1995年,30岁的李强接手“观音阁”老茶馆,他不做麻将生意,要保留老茶馆的原样,做文化茶馆。
生意不好的时候,他上班赚钱,贴给茶馆,也接受过母亲的接济。最近10年,茶馆在摄影圈里有了点名气,游客多了,生意走上了正轨。这儿离成都市中心的人民公园27公里,周围没啥景点,却总是座无虚席,竹椅子被人磨得发亮。
城市的现代化文明徘徊在这间茶馆的木挡门外,一进茶馆,仿若进了“沉浸式剧场”,泡在茶馆里的老人,都在演出“自我的精神世界”和一代人正在逝去的生活方式。
历史学家王笛是个“老成都人”,他在关于茶馆的著述中写道,“与中国其他地区不同,四川农村特别是成都平原,是散居模式,人们居住点相对分离,尽量靠近所耕种的田地,很少有村庄和聚落生活,因此他们比其他地区的人更依赖市场。在赶场天,他们到最近的市场买卖商品,一般会在茶铺停留,与朋友会面,或休息片刻,放松休闲。他们甚至也在茶铺里做生意,寻找买主或卖家”。
“观音阁”老茶馆的喝茶老人,好多都没有智能手机,作为站在“数字鸿沟”前的群体,他们仍需要从茶馆获取信息、进行社交和娱乐活动。
“平等、包容、尊重”是从小在茶馆长大的李强认为茶馆必须具备的特质。这间茶馆的门口挂着一个牌子“喝茶10元、拍照10元”。但是对本地的老人,他只收1元。
前几年,当地政府在“观音阁”老茶馆不远处新开了一家爱心茶馆,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年轻人喝茶自愿付费。有人和李强说:“你完喽,人家喝茶不要钱,老人都去爱心茶馆,没有‘模特’,游客也不来拍了。”
他解释,“1元茶”当然不能覆盖茶馆的经营成本,本身就是带有象征意味的公益行为。他不会取消收钱的店规,因为在他看来,“人与人是平等的,老人花钱,意味着尊严”。李强说,花钱多少是一回事,花不花钱又是另一回事,花了钱就可以自在地享受茶馆的服务,喊人添水。“如果不花钱,他们不敢提出自己的诉求,‘放肆’自己的行为,也无法心安理得地在茶馆坐一天。”
“1元茶”也是老板与老茶客之间的默契,配合拍照是老茶客为留住茶馆做出的妥协。他们清楚地知道,仅靠1元茶,李强没有办法维持茶馆的正常运营,游客的“10元茶”才能养活茶馆。为了游客拍得好看,李强会表演“甩水”“蜂窝煤点香烟”。有时,老人也会配合游客摆出动作,甚至指导他们拍摄,“这个角度拍出来的光影最好看”。
“其实,游客喝的茶质量比我们的好。”有老人笑着说。他的猜测得到了李强的确认,为了收支平衡,1元茶和10元茶的品质确实不同,但没有老人在乎,他们在乎的是茶馆是否一直都存在。
早茶是一些老茶客每日生活的必选项,川籍作家沙汀在小说中这样描述吃早茶的人:“一从铺盖窝里爬出来,他们便纽扣也不扣,披了衣衫,趿着鞋子,一路呛咳着,上茶馆去了。有时候,甚至早到茶炉刚刚发火。”
每天给茶馆开门的人并非李强。最早来茶馆的那批茶客凌晨4点就到了,他们自己把顶在门口的木板移开,打开大门,给老虎灶点上蜂窝煤,坐一壶“沸水”,泡一碗“老三花”,日日如此。“最早来的喝40分钟就走掉了,他家里面还养着猪。”
一些住在附近的老人也会在天蒙蒙亮时来到茶馆,从早上5点坐到8点,接下来返回家中,做早饭、照看孙辈。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聊国家大事,也交流育儿经验。
8点之后,另一拨儿老人来到茶馆“接班”。他们从几公里之外赶到这里,一位大爷戏称,“我们是来坐班的”。他们有固定位置,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打牌,“摆龙门阵”(四川方言,意思是闲谈、吹牛),接受游客的搭话。一位老人对年轻人说,他知道一线城市房价高,今年的毕业生尤其爱考公务员……“在茶馆但知天下事”。茶馆给老人线下社交的安全感,也成为他们了解外界的窗口。
历史学家王笛在多个场合分享过“甘大爷的故事”。2020年冬天,他在家中整理2019年拍下的“观音阁”老茶馆里的照片,无意间发现照片中有一位面部特征十分明显的老人,曾在2015年“观音阁”老茶馆的照片里见过。
时隔4年,居然能拍到同一位老人,这让王笛感到诧异又欢喜。他马上拜托在成都的学生去“观音阁”老茶馆寻找这位老人——甘大爷。学生一去,甘大爷正喝茶打牌呢。更让王笛意外的是,学生告诉他,两张照片上甘大爷的“牌桌对家”胡大爷,也仍然在那里打牌。
茶馆里的牌有几种,大多数老人爱打扑克牌和长牌,他们围成一圈,打到激动时,把纸牌重重扔在桌上,发出响亮的啪啪声,围看的其他老人也目不转睛地盯着牌局。这个时候,如果游客上前搭话,通常没人理会。一局结束后,围观的老人才会松下神经,和身边人大声复盘刚刚的牌局。
王笛今年到成都,去“观音阁”老茶馆,依然看到甘大爷和胡大爷在一起喝茶、打牌、摆龙门阵。
今年99岁的钟大爷,通常会在早上5点左右就步行到“观音阁”老茶馆沏一杯茶,点一支叶子烟。钟大爷的家离茶馆约600米,他是土生土长的当地农民,年轻的时候学做被面,飘泊打工。
“只要活着,哪有过不去的坎儿。”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钟大爷满足于现在安逸稳定的生活。百岁高龄,去茶馆也是呆坐,但他还是一定要去,和过去几十年里的每一天一样,静静地看着茶馆和街上往来的人群,喝一口茶,抽一口烟。
2021年冬天的一个早上,钟大爷和往常一样,不到5点便来吃早茶。受新冠疫情影响,那天茶馆并没有开门。李强回忆,那位近百岁的老人就在紧闭的茶馆门口徘徊,等了许久。
闭店期间,李强总能看到像钟大爷一样,在茶馆外探头的老人,他们无处可去,只好在街边溜达。2022年年末,茶馆的老人“归位”,他们互相开玩笑“躲不过去咯”,但谁都没离开茶馆,“比起感染风险,生活更重要”。
通常在午后,茶馆的游客会多起来,偶尔有拾荒者或上午没时间喝茶的老人到访。他们默默观察举着相机的“外来人”,这些人最开始来拍照,后来拍纪录片,现在开始拍短视频或现场开直播,李强和老茶客接待了一拨儿又一拨儿年轻人。
“影像留下了,后辈就能拼凑出茶馆的日常,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才会被留下。”这是李强的理解,他又补充道,“拍短视频也是工作,能解决年轻人的就业问题”。
“逝去”有时是悄无声息的。如果一段时间里,某位老人没有在固定的时间出现在固定的位置,大家也就有了心理准备。能确认信息的话,李强就会在老人常坐的地方再上一碗茶,点一支烟,送他最后一程,这是茶馆的“告别仪式”。
他知道,对有些老人来说,茶馆非常重要,所以才会有孙女特意赶来,给已逝的祖父点一杯“好茶”。
王笛在研究中发现,成都的茶馆保留着一种老传统,有些老人会在茶馆喝茶,一直喝到去世,出殡的队伍会到茶馆绕一转,再从茶馆里买一碗茶给他进献了,才送他走。
即使数次温习“告别”,李强仍需要时间消化那些突如其来的怅然和失落,他与有些老茶客相处数十年,感知着他们的精神世界,茶馆这空间装盛着所有人的情绪。
李强曾在茶馆拍到一张照片,他回家细看时发现,照片里的大爷双唇紧紧抿在一起,眼里噙满泪水,他当下觉得,可能家里“出事”了。后来听说,大爷的儿子生了重病。
进了茶馆,就是茶客,不论社会身份,都拥有释放情绪的权利——有人选择和其他茶客倾诉,有人选择独自消化,还有人通过参与茶馆的其他活动转移注意力。天大的事,也可以暂且在茶馆放一放。
王麻是成都双流区彭镇的环卫工人,几乎每个扫完街的清晨,他都会到“观音阁”老茶馆做“义工”,开门、换煤、烧水、灌水、招待游客,没有报酬,但他乐此不疲。茶馆的早晨,是王麻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他和茶馆的朋友唱歌,大聊国际局势,“美国和日本都不听招呼(指挥)的”。
天亮之后,他会骑上电瓶车,回到几公里之外的布市村,照顾因“脑萎缩”生活能力逐步退化的妻子。但王麻的妻子从不和他一起去,她责怪丈夫把太多的时间花在茶馆里:“天没亮,我还没醒就要去茶馆,我也不想管,这么大的人了。”王麻回应:“只能在茶馆,老了还能去哪里玩,旅游爬山吗?”
王笛写道:“20世纪初,茶铺被认为是无所事事的闲人们去的地方。因此,对茶铺最普遍的谴责是它鼓励人们浪费时间。”
与中国其他社会转变一样,“时间”这个概念也适时地发生了变化。当下,茶馆里闲适的生活状态是来到这里的年轻人最向往的部分——没有焦虑和压力,大把的时间耗在茶馆里,不必忙着去挣生活。
老七原名陈国庆,今年53岁,在家排行第七,父母早亡。他7岁时生病导致大脑受损,智力永远停留在了孩童时期。10年前,老七跟随从双流永安嫁到双流彭镇的妹妹而来,开始在饭馆里做工,老板吃员工餐都要把他隔开。家人心疼老七,就把他接回了家,老七妹妹说:“我要上班,只好把他喊来茶馆里喝茶,不然的话他到处乱跑,跑丢了咋办?”
2013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妹妹带老七来到“观音阁”老茶馆,点了一杯茶,桌上放了一桶泡面,对他说:“不要乱跑,下午我下班后来接你。”之后近一年里的每一天都是如此,老七一个人坐在靠边的位置,好奇地观察着茶馆里的人。
当时,茶馆缺帮手,有茶客和李强建议,干脆让老七来帮忙。李强招呼:“老七,来扫一下地。”老七二话没说就去帮忙,李强便说:“好了,扫了地你就算参加工作了。”
此后,李强给老七包吃包住,让他在茶馆帮忙,到今年已是第十年。老七就住在茶馆侧面的房间里,成了最老牌的伙计,洗杯、端茶、烧火、添水,他熟悉这儿的一切工作,李强只要招呼:“老七!”他都会大声应和,迅速赶去帮忙。因常年干活,老七手上留下茧子和灼伤疤痕。
每天中午,李强会给茶馆的伙计做午饭,不论做啥,老七都点点头,吃两碗米饭,评价一句,“好吃”。他总是笑眯眯的,成了茶馆里的“开心果”,他和老人学会了抽烟,游刃有余地应对老茶客对他的调侃,还开始刷抖音,最爱看漂亮妹妹跳舞。
有人问老七,你老了怎么办,他回答:“死了算了。”但他又最害怕:“死了就没有老七了,烧成灰灰儿了。”李强想,自己如果有一天不开茶馆,老七都要带在身边,“把他当成家里的一部分”。
2020年,李强离婚,把电话打给老七,老七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李强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
即使是如今“成熟”的老七,最听不得的还是有人让他离开茶馆。茶馆来了新的帮工,老茶客逗他:“老七,有人洗杯子喽,茶馆不要你了。”他会立刻生气地回复:“你瓜不瓜,我是打死都不走!”然后对新来的帮工充满敌意,抢走对方手上正在洗的茶具,迅速放入水池,用后背挡起,生怕被人抢走。把茶具抱进橱柜后,老七还会自豪地补一句:“他洗不来。”
有时候,一根棒棒糖、一瓶冰可乐就可以让老七放下戒备心。有年轻姑娘帮他洗了几个杯子,他确认这个女孩不jinnian金年会官网会抢走他的工作,便甜甜地喊一声“妹妹”,还展示他的珍藏——贴在茶馆墙上的奖状上,李强写道:“恭喜老七荣获2020年度煮饭小能手称号,希望老七天天开心,不要怕黑。”
有游客看了视频博主拍摄老七的片段,慕名而来。“老七简单快乐、真诚纯粹”,这名游客在成都市区工作,请了一天年假,来找一个答案:“为什么自己越来越难感受到最简单的快乐,也无法在社交中做到‘真诚纯粹’。”那段视频配的文案是:“老七不必伪装自己,不必变得圆滑,不必抽掉情绪的神经。成年后的我们很难不问自己一个问题,要舍弃多少真实的自我,才能够在这个社会上拥有一席之地。”
茶馆包容了很多像老七一样的存在。47岁的熊刚是老七的好朋友,1岁时因病残疾,双目失明,他告诉记者,因为学盲人按摩太累了,他就去学算命。在茶馆里,人们找他问的多是感情问题——“求而不得”怎么办?他开解对方:“婚姻的缺陷有的人能解开,有的人解不开,一般有两种办法,要么你去做点别的事转移一下注意力,不要总想着这件事;要么做点好事,自然就解开了。”
他说:“喊我‘瞎子’我是要生气的,但茶馆里的人都用方言喊我‘ha子’(双流方言,意为失明者),我就不生气了。”熊刚解释,“ha子”只是一个外号,就像李强也被叫“眼镜”。熊刚常去人民公园的茶馆给人算命,他说,人民公园全都是外地人,因为他们都说普通话。
59岁的老茶客王耀平16岁高中毕业后就开始“混迹”茶馆,“主要是去收集信息,找工作”。他向记者解释,过去,到茶馆的女性多为“风尘女子”。
按照古时的社会习俗,女性被限制前往公共场所。这种状况从晚清开始改变,女客在特定的时间被允许进入茶馆,但是,即使是在晚清城市改良的浪潮下,“良家妇女”还需远离茶馆。
然而当下,年轻姑娘们会装扮漂亮,到老茶馆拍摄精致的写真,有时打眼一看,茶馆女游客的数量还多过男游客。
王耀平总是待在茶馆,结识天南地北的摄影爱好者。7年来,他几乎每天都从早上6点坐到晚上打烊。
“2015年的时候,我喜欢出去旅游,玩了一年多,觉得城市都大同小异,就回到了茶馆,一回茶馆,发现好多外国人来喝茶。”后来,王耀平就没有再离开过,因为在他看来“全世界都在茶馆了”。
王耀平和同样爱好摄影的90后大学生龙亦成了忘年交,他跟年轻人吃海底捞,还喝了从来没喝过的咖啡。对于这种外国人的“茶”,王耀平的评价是“提神醒脑”。
近几年,在“观音阁”老茶馆所在的街道上,一些打着文艺标语的咖啡店开了起来,与热闹的老茶馆相比,这些店面颇显冷清。但是,在成都市区,喝咖啡早就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一份数据显示,成都的独立咖啡馆总数超过7000家,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上海。2021年,成都咖啡门店数同比增长8.2%,2022年增长达18.2%。
而在社交媒体上,“观音阁”老茶馆的名气越来越大,吸引年轻人前去“打卡”。茶馆里卖烟杆儿的罗大爷,常年穿一件红色的中式外套,戴一顶礼帽,长长的白色胡须垂到胸前,举一把自己做的精致烟杆,吞云吐雾间,成了茶馆里被游客争相拍摄的“网红”。
2014年,罗大爷成了茶馆的一个角儿。他原本只是到女儿家小住,在茶馆喝茶时,被李强鼓励售卖自制的“烟杆”,“给你一个座位,不收茶位费”。试营业了几天,生意不错,罗大爷留了下来。每年国庆节后,他回老家,满山遍野寻找树根制作烟杆,第二年开春又来到老茶馆卖。他还做了一根3米长的烟杆,想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李强说,罗大爷每一笔收入,都打到儿女的微信账户上,补贴晚辈。
有在茶馆做社会学研究的学生曾问王耀平,“茶馆的空间价值是什么”。他蒙了,自嘲道:“20世纪80年代的高中生怎么理解空间价值。”但他又说,那价值“是无形的,是情感,是依赖,是寄托”。
申明:如本站文章或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